康健慧杂谈 登录

养生系列

黄帝内经

《黄帝内经》分《灵枢》和《素问》两部分,起源于轩辕黄帝,后又经医家、医学理论家联合增补发展创作,一般认为集结成书于西汉时期。可能是借助黄帝这个古代伟人做为书的广告宣传(大IP),书中的观点是否为黄帝的原意,这很多都无从考证了。《黄帝内经》阐述病机病理的同时,主张不治已病,而治未病,同时主张养生、摄生、益寿、延年。是研究人的生理学、病理学、诊断学、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。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“阴阳五行学说”、“脉象学说”“藏象学说”等。

84后老汉2021-05-11

9957 32 0

黄帝内经(97)灵枢:营气

营气之道,内谷为宝。谷入于胃,乃传之肺,流溢于中,布散于外,精专者行于经隧,常营无已,终而复始,是谓天地之纪。

84后老汉2021-05-05

525 21 0

黄帝内经(96)灵枢:五十营

讲人体经脉气血的循行与天地运动之间的对应规律。

84后老汉2021-05-05

562 10 0

黄帝内经(95)灵枢:骨度

骨度的意思是用每个自己的骨骼来度量尺寸,主要用来寻找经络和穴位,因为每个人的身体比例都不尽相同,所以用骨度的方式比统一度量衡单位更可靠。

84后老汉2022-12-13

547 11 0

黄帝内经(94)灵枢:经筋

讲了十二经络的起止点,经络运行路线,以及该经发病的症状和治疗的方法原则。

84后老汉2021-05-05

496 10 0

黄帝内经(93)灵枢:经水

人是宇宙自发演化的产物,所以人体与天地有一定的继承和对应关系,人体的十二正经与江河湖海也有类似的取象比类的对应关系,古人这种表述方式非常生动形象,便于记忆和理解。

84后老汉2022-07-04

686 17 0

黄帝内经(92)灵枢:经别

夫十二经脉者,人之所以生,病之所以成,人之所以治,病之所以起。

84后老汉2021-05-05

379 4 0

黄帝内经(91)灵枢:经脉

经脉者,所以能决死生、处百病、调虚实,不可不通。

84后老汉2021-05-05

805 26 0

黄帝内经(90)灵枢:终始

凡是关于针刺的理论和方法,都在上古的《终始》篇中有了详尽而明了的阐述。明确掌握了《终始》篇的内容和含义,再以五脏为纲领,就可以确定阴阳十二经脉的关系。

84后老汉2022-05-16

434 3 0

黄帝内经(89)灵枢:本神

天之在我者德也,地之在我者气也。德流气薄而生者也。故生之来谓之精,两精相搏谓之神,随神往来者谓之魂,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,所以任物者谓之心,心有所忆谓之意,意之所存谓之志,因志而存变谓之思,因思而远慕谓之虑,因虑而处物谓之智。

84后老汉2022-05-06

902 2 0

黄帝内经(88)灵枢:官针

凡刺之要,官针最妙。九针之宜,各有所为,长短大小,各有所施。凡刺有九,以应九变。凡刺有十二节,以应十二经。凡刺有五,以应五脏。

84后老汉2021-05-05

943 24 0

黄帝内经(87)灵枢:寿夭刚柔

人之生也,有刚有柔,有弱有强,有短有长,有阴有阳。形充而皮肤缓者则寿,形充而皮肤急者则夭,形充而脉坚大者顺也,形充而脉小以弱者气衰,衰则危矣。若形充而颧不起者骨小,骨小则夭矣。形充而大年,肉䐃坚而有分者肉坚,肉坚则寿矣。形充而大,肉无分理不坚者肉脆,肉脆则夭矣。此天之生命,所以立形定气而视寿夭者,必明乎此。立形定气,而后以临病人,决生死。

84后老汉2022-05-01

397 3 0

黄帝内经(86)灵枢:根结

不知根结,五脏六腑,折关败枢,开合而走,阴阳大失,不可复取。九针之玄,要在终始;故能知终始,一言而毕,不知终始,针道咸绝。用针之要,在于知调阴与阳。调阴与阳,精气乃光,合形与气,使神内藏。

84后老汉2022-04-30

569 8 0

黄帝内经(85)灵枢:邪气藏府病形

身半已上者,邪中之也;身半已下者,湿中之也。邪之中人也,无有常。中于阴则溜于腑,中于阳则溜于经。

84后老汉2022-04-28

741 18 0

黄帝内经(84)灵枢:小针解

所谓易陈者,易言也。难入者,难着于人也。粗守形者,守刺法也。上守神者,守人之血气有余不足,可补泻也。

84后老汉2022-04-27

779 5 0

黄帝内经(83)灵枢:本输

凡刺之道,必通十二经络之所终始,络脉之所别处,五俞之所留,六腑之所与合,四时之所出入,五脏之所溜处,阔数之度,浅深之状,高下所至。

84后老汉2022-04-13

926 22 0

黄帝内经(82)灵枢:九针十二原

余子万民,养百姓而收其租税。余哀其不给,而属有疾病。以微针通其经脉,调其血气,荣其逆顺出入之会。令可传于后世,必明为之法,令终而不灭,久而不绝;易用难忘,为之经纪。

84后老汉2021-05-05

548 28 0

黄帝内经(81)素问:解精微论

夫心者,五藏之专精也,目者,其窍也,华色者,其荣也,是以人有德也,则气和于目,有亡,忧知于色。神不慈则志不悲。

84后老汉2021-12-10

1028 4 0

黄帝内经(80)素问:方盛衰论

是以诊有大方,坐起有常,出入有行,以转神明,必清必净,上观下观,司八正邪,别五中部,按脉动静,循尺滑濇,寒温之意,视其大小,合之病能,逆从以得,复知病名,诊可十全,不失人情。

84后老汉2021-11-03

589 11 0

黄帝内经(79)素问:阴阳类论

三阳为父,二阳为卫,一阳为纪。三阴为母,二阴为雌,一阴为独使。三阳为表,二阴为里,一阴至绝,作朔晦,却具合以正其理。三阴者,六经之所主也,交于太阴,伏鼓不浮,上空志心。

84后老汉2021-12-16

883 9 0